首款小米汽车正式发布:汽车终于驶到“比芯”阶段
业界
作者:中国电子报
2023-12-28 21:56:22
12月28日,在雷军宣布造车的第1003天,小米汽车真容终于揭晓:这款名为小米SU 7的纯电轿车,具有小米SU 7和小米SU 7 Max两个版本。其中,Max版具有双电机,零百加速2.78秒,搭载101kWh三元锂电池,配备了HUD/电吸门和激光雷达。其采用的汽车芯片也露出水面:Max版本自动驾驶系统采用2颗NVIDIA Orin,智能座舱采用高通骁龙8295。在芯片硬件上,可以说接近顶配。雷军宣布,为了支撑汽车的算法,采用了2颗NVIDIA DRIVE Orin,能够实现508TOPS的算力支撑。这是什么水平?NVIDIA DRIVE Orin在2022年3月正式投产销售,单芯片算力为254TOPS,可以说是当前市面上算力最强的汽车自动驾驶集成芯片。做个简单的对比,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先的特斯拉自研芯片FSD宣称单片算力为72TOPS,Orin前代产品Xavier,单片算力为30TOPS。NVIDIA Orin X自上市以来,颇受自动驾驶汽车厂商的青睐,被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汽车品牌大量地应用在最新款车型上。记者做了个简单的统计:截至目前,搭载 NVIDIA DRIVE Orin的汽车品牌已经涵盖了包括极氪、蔚来等在内的一众新车型。当前,新上市车辆的自动驾驶级别多集中在L2+,所需算力在10TOPS左右。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竞争,比起硬件,更多是软件和算法的竞争。小米及其他汽车厂商为自动驾驶配置的500+TOPS算力,相比于当前的自动驾驶级别来说是冗余的,提供这样的算力配置,多是为未来自动驾驶升级提供空间。智能座舱,是当前车企比拼的“红海战场”:多屏联动、舱内游戏、端侧AI…… 要支持这些功能,需要一颗强大的智能座舱芯片。小米的新车,选择了高通骁龙8295。该芯片采用5nm工艺,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汽车座舱平台中工艺最先进的产品。在2023年11月刚刚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多款中外品牌热门车型均采用骁龙8295作为智能座舱平台。从性能来看,骁龙8295的优势体现在核心数、CPU算力、GPU浮点运算速度等方面。据了解,骁龙8295搭载的是高通第六代 Kryo CPU,采用四颗超大核+四个大核的架构,CPU 算力可以达到230K DMIPS,采用了第六代高通 Adreno GPU,可以实现每秒 2.9 万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2.9TFLOPS)或每秒 5.8 万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5.8TFLOPS)。甚至有评价认为骁龙8295的性能已经超过苹果M1。正因为这样的GPU性能及显示处理单元DPU,骁龙8295最多可实现32块屏幕,或者最多6块4K屏幕,接近5000万像素显示。小米此次发布宣称,可以实现“五屏联动”,实现视频播放在不同屏幕之间的自由流转,其中中控生态屏具备16.1英寸3K分辨率。恐怕功能适配度也是小米汽车选择了骁龙8295的原因。此次发布会上,小米汽车座舱功能的描述,更多地着墨在小米生态的联动上,例如:点击车身按钮,可以实现与手机的一键连接,手机上的导航可以滑动投放在汽车上,小米平板挂上车,就成为车机的一部分等等。对于原本从事手机、家电、智能家居等产业的企业来说,生态是其区别于传统车企的一大优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这些企业造车时,可以很好地把原有的这些技术迁移到汽车上来。其服务意识也更强,对于新技术的引入和迭代创新能力也更有优势。”此外,原诚寅还补充道:“相对于车企,他们(上述跨界造车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更有优势,包括软件、芯片的应用,可以借鉴消费电子的经验。”
延伸阅读
-
JustAuth,如你所见,它仅仅是一个第三方授权登录的工具类库,它可以让我们脱离繁琐的第三方登录 SDK,让登录变得So easy!目前已支持Github、Gitee、微博、钉钉、百度、Coding
-
据小米澎湃OS官微消息,小米澎湃OS 2正式版开始推送,首批覆盖机型包括小米14、小米14 Pro、小米14 Pro钛金属版(卫星通讯)、小米14 Ultra等等。该系统在小米15发布会上首次亮相,小
-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华为、中兴、小米位列中国前三。全球排名来看,华为以12.42%的占比位列第一,遥遥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K2数据恢复大师 立场
本文由
中国电子报发表,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K2数据恢复大师 )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
://www.51uos.com/news/industry/7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