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时代的力量丨“创新密码”引领科技高度
中信科移动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活跃在移动通信的大舞台,辗转于各大国际标准会议上;他们风风火火搞5G,趁势追击创6G,拿下很多荣誉,得到很多肯定。
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是平凡的故事也是伟大的故事,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组成的团队,他们让团队的声音由幕后走向台前,让更多的人了解疫情之下的团队精神。
他们的成绩
“5G科技”从2020年火热得响遍大江南北,从某个专业知识词汇的搜索,到每个人都能“不专业”的谈上几句,它仿佛是天王天后,在人们的生活里闪闪发光。
中信科移动“未来网络及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团队(后面简称“前瞻性技术项目”)就是顶着这样的光环,出现在大众眼前,但这些“光环”是被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堆积起来的,它最显而易见的是——
“项目周期内累计提交文稿70篇,申请国内外专利41件,成功完成国际标准化立项2项,完成6G网络关键技术演示验证平台的搭建及超过4项关键技术的系统性验证。并在支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申请中,成功完成1项申请,不仅全额完成立项初期的目标与承诺,还超出了预期达成。” 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如是介绍。
这些华丽的成绩背后
是那些不容易被看到的故事
……
没有硝烟的战争
奥密克戎席卷全球的紧张感还在持续,中信科移动前瞻性技术研究项目组也遭遇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6G网络中若干个重点技术的调研,是项目组成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持续广泛的讨论,将成果及时汇报,在国际标准会议上及时推进也特别的重要。
然而,因为疫情的搅局,国际标准化会议的开展形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不能及时沟通,时差成为了一个挑战,项目组同事要克服时差挑灯夜战,时常需要在深夜接入会议,并且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技术问题展开激烈且充分的探讨。
业内人常戏称自己说“标准人的时间都是从零点开始的。”项目组负责参会的同事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有时候国际标准会议时间与国内差旅时间重合,项目负责人徐晖只能深夜在酒店参加国际标准会议。常年辗转海外出差的经历,让徐晖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她保持清醒的方式就是咖啡续杯。香味四散的刹那,会议邮件又纷至沓来进入徐晖的电脑。
与疫情前不同的是,在文稿意见截止日期前,任何人都能通过邮件提出意见,她需要时刻关注跟自己相关的议题。徐晖已记不清多少个凌晨,房间的灯一直这样亮着,陪伴着她的只有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标注。
“我们之所以这样坚持,就是为了支撑国家技术发展。”
团队的成员很自豪地说。他们知道,每一场国际标准化会议都是一场没有硝烟、艰苦卓绝的战役,它的成功不仅对推动标准发展,掌握通信话语权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企业品牌、国家国际形象的提升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他们为了这个意义,必须坚持下去。
尽管国际会议让人身心俱疲,但在会前,他们总是充分准备各类立项材料,总结之前的失败经验,直面问题,逐一突破;同时,还要积极争取理念相同公司的支持。
舌战群儒,是项目组成员们脑海里不断重复的画面。团队成员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会代表,有的说着不太标准的英文口音时,只能默默捏把汗,他们不断在脑海拼凑出一个个单词,随即恍然大悟,大脑零件高速运转,总感觉自己脑袋发热,比实验室的电脑更像机器。
最终,团队拿下了在ITU-T成功牵头立项卫星相关的项目和3GPP成功牵头立项安全相关的项目。
厚积而薄发
如果说制定标准是绘制蓝图的第一步,那么实验系统的搭建则是理想照亮现实的关键一环。
“搭建6G网络关键技术实验系统,为新技术研究提供支撑是十分重要的,这既能充分证明我们的技术领先性和可行性,也能为后续申请国家项目带来更多把握。”
但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实并没有那么顺利,疫情的持续影响给技术实验带来了种种困难。
技术实验的进行必须依托实验室,需要团队成员在现场操作设备,疫情严重期间,实验室临时关闭,这意味着,技术验证按下了暂停键。
随着时间推移,整个项目的进行都被滞后,项目团队的成员忧心忡忡,每个人都焦灼着,“这样停摆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
系统负责人胡渭琦在焦灼中尽可能做足准备。他在大脑中把技术验证的过程预演了无数遍,把可能遇到的问题梳理了无数次,提前准备了多套预案,只希望封控结束后可以加快速度抢赢时间。
随着管控进一步放松,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实验室允许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实验室管理员刘强终于可以进入实验室了。
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带来的风险,刘强每天骑行50分钟到达实验室,对系统设备进行一次例行检查,然后就开始协助居家远程办公的同事进行系统调测。
项目逐步推进就一定会遇到新问题,调试系统过程中,有些程序无法亲自操作,明明十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难题被延长到一个小时才得以解决。
“我们的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但负责该用例的同事因为防疫管控不能进入实验室。现场不能用手机拍照和视频的方式沟通,因为这种公共网络会有泄密的风险……”
刘强用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采用传统的电话方式跟居家远程办公的同事交流,他的双手还在不停地敲击输入一串串代码。“OK……运行一下……”刘强和电话另一端的同事都屏住呼吸,两人只能听到实验室机器嗡嗡的声音。
“不行!又失败了,显示的是‘转发表项下发失败’,怎么办?”刘强的语气有点急躁。“别着急,我想想,你试试检查一下节点3的自动探测功能,确保本地状态获取正常,然后再试一次。”
时间在一句句“不行”和“再试一次”中一去不返,刘强不知道自己试了多少次,终于屏幕上出现了成功的提示。
项目组团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情况,与时间赛跑,甚至与自己赛跑,为的就是把因为疫情而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共同支撑中信科移动6G新技术预研工作。
他们不畏辛苦,牺牲周末时间来回往返实验室,使得研究成果得到及时有效的验证,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最后成功。
他们撑起的6G网络关键技术预研、对外交流、国家重点项目研究等工作为移动通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胜利。中信科移动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始终关注客户的需要。让科学为人类服务,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成为中信科移动更持久的动力。
内容推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