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代表委员热议新一代信息技术
2023年两会即将拉开帷幕,全国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经济、大数据、中小企业发展等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中国电子报》整理部分建议提案的核心内容,以飨读者。
我国工业需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全球经济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受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等国,使得中国制造业的传统出口模式面临挑战。
当前中国工业产出占全球比例近30%,而国内市场仅可消纳约20%,因此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向全球市场,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化。这也是响应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但对于多数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真正走出去,实现全球化发展,依然面临多个现实问题:一是海外经营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二是优势产业尚未充分实现价值;三是相关跨境业务配套服务尚不完善;四是中国制造品牌整体处于弱势地位。
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议一是完善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支持性平台或机制,二是加强对优势产业海外拓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跨境业务配套服务。四是加强对海外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
科技领军企业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主力军,在成果转化、资源整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建议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第一,择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探索可复制的“揭榜挂帅”模式,打通阻碍产业实际需求形成攻关课题的机制堵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供方案支撑。
第二,引导高校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三,依托行业领军企业与一流大学,搭建卓越工程师人才校企联合培育平台,强化高端优质工程技术人才联合培育体系。
升级家用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是全球家用空调器制造和消费大国,连续几年产量超过3亿台套,产量还在逐年提升,产量全球占比已连续多年高于80%,空调社会保有量超过5.4亿台,2021年家用空调出口创汇80.83亿美元,吸纳就业近200万人,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但是,以家用空调为主的制冷用电量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空调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间接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因此成为各级政府节能降碳政策的关注重点。未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电力比例提升,家用空调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空调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占比将逐步下降,而制冷剂占比将逐步上升。二是以单纯的能效作为空调节能降碳的评价指标,是片面的、不系统的。
为升级家用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建议一是修订家用空调产品能效标准(GB 21455-2019),优化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进一步丰富家用空调能效标识涵盖的内容和信息。
持续推进核心芯片产业突破,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底座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是新的重要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算力的核心在于芯片。芯片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坚定不移大力发展国产CPU已是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持续推进核心芯片产业突破,方可筑牢数字经济安全底座。
为推动和支持芯片产业发展,国家陆续发布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重大工程的应用拉动,带动了国产CPU的快速发展。国产软硬件产品已逐步实现了由“不可用”到“可用”到“基本好用”的快速发展,国产生态呈现从孱弱封闭到繁荣开放的发展态势,也实现了从试点到小规模到规模化应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芯片领域,特别是通用处理器CPU等高端芯片领域缺乏主动权,这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针对当前国产芯片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统筹规划重点布局,加强市场实践助力产品成熟,汇聚市场资源反哺科技创新,进而实现破局脱困。
建议一是坚持“自主与生态并重”发展理念,加速技术路线收敛。国产CPU的发展应采取因势利导的策略,借主流技术路线的生态大势,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引导国产CPU向可控的主流路线加速收敛。
二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加快建立研发与市场正循环。芯片行业不仅具有技术难度高、产业链长、学科类别多、资金需求量大的相同特点,还具有市场属性突出、需求变化快、应用范围广和资金持续投入等消费产品属性。不仅要通过国家宏观把控,统筹做好顶层设计,持续加大产业扶持,更要通过市场竞争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撬动市场资源助力研发。
三是紧抓产业变革关键机遇,实现信息产业突破。一方面,要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引导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国产信息系统与最新计算模式的变革接轨,走出“单品追赶、系统领先”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引导国产CPU在兼容主流生态标准的同时,瞄准新计算模式加强演进,参与或主导标准制定。
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应成为少数公司垄断的高级技术
近期,ChatGPT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烈讨论。ChatGPT不仅仅是搜索引擎的加强版,也不仅仅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它通过SaaS方式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将重塑所有的数字化应用和所有行业,为我们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面对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巨大跃升,我国理应迎头赶上,奋起直追。我们在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
ChatGPT的成功是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典范。微软在协同创新中充分发挥了大型科技企业的优势,一是对模型工程化调优的支持,二是大规模算力支持,三是训练数据的抓取,四是帮助改善用户体验,五是提供用户流量的支持,收集用户反馈提升强化学习效果,六是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七是基于浏览器、搜索引擎探索用户使用场景,八是巨大且持续的投资支持。在这样的全方位支持下,OpenAI可以专注于学术研究,在技术路线上坚持长期主义,不断吸引尖端人才,持续打磨算法和模型,不断向前推进技术边界。两方优势互补,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了这一重大的技术创新。
ChatGPT的成功也是开源、合作和众包的典范。首先,没有开源就不会有ChatGPT的诞生,一是ChatGPT本身就是基于开源算法不断完善的结果,初代GPT建立在谷歌公司开源的Transformer算法之上,吸收了业界大量开源成果,并且GPT1、GPT2都已经开源;二是ChatGPT所使用的训练数据大部分是开源数据集,包括CommonCrawl、WebText2、维基百科、书籍、期刊、开源代码等数据,比重超过90%。其次,开源也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不是技术被垄断在少数公司手里。通过开放论文、开源代码,微软、谷歌、脸书等大型公司以及众多创新型中小公司齐头并进,不断推进着技术进步。最后,ChatGPT的训练和调优应用了大规模的众包模式,一是外包了人工标注和人工排序的工程性工作;二是通过开放接口,在供全球用户使用的同时也收集了海量的真实提问以及点赞或者负向反馈,使得模型不断调优。
ChatGPT是一个通用的大语言模型,只有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垂类应用才能连接百行千业,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OpenAI在应用创新上不搞一家通吃,而是把ChatGPT通用大模型作为一个操作系统或者应用商店,面向创业者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开放能力,扶持上百家中小公司孵化各行各业的垂直应用,使得各行各业无需再“大炼大模型”,可以专注于开发行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目前,引用ChatGPT开放接口的应用已多达上千个,各类问答、代码生成、内容创作等新应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产业生态快速发展。
对于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建议一是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建议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出发,筛选技术基础好的产研机构,组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组合,发挥科研机构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研究优势,同时发挥大型科技企业在产品化、工程化、场景化、商业化和数据化方面的优势,成为大模型技术攻关和应用的引领龙头。
二是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应成为少数公司垄断的高级技术,而应最大发挥其对于产业和社会的价值。建议针对多条技术路线以开源模式设立多个国家级长期项目,以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为龙头,通过开源、合作、众包和生态的创新模式,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多个技术路线的创新生态群,一方面降低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避免技术成果垄断在少数机构手中,促进更大广度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难”要出新招
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多、成果多、基础好,具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天优势。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还面临三大困境:起步难、持续难、做强难。从研发到产品投入市场,周期长、原始资金需求量大,融资起步难;产品站稳脚跟后,需要扩大市场,市场和研发费用再次加大,如果没有再融资渠道则持续难;一些产业链涉及的关键技术点多,“卡脖子”难题多,持续研发投入可能长期亏损,如果资本市场包容度不够,则做强难。
所以,建议我国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出新招,尤其是针对融资方面,目的是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的“三难”解困。一是延长贷款还本时间,比如推出5年期或更长期贷款,银行每年评估偿还能力;二是推动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定制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信贷产品,由保险公司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化解银行贷款坏账风险,提高银行推广专属信贷产品的积极性;三是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由国有资本和优质的社会资本共同组成,投资轮次集中在B轮和C轮,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数实融合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下,数实融合有助于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我国数实融合仍面临一些问题亟待突破,比如,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新型实体企业在赋能供应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链降本增效、助力数实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发展新型实体企业以数实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加大政策力度促进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二是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三是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四是发挥新型实体企业“链主”作用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对数字信任基础设施进行顶层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举措,明确建立数据可信流通体系。目前,实现数据安全合规可信的流通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企业和机构数据保护能力的信心不足问题。网络信任体系中身份的互操作和监管问题。此外,数据可信流通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有效协同的问题。《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政策法规初步建立了数据要素流通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大数据、可信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持下,数字信任能力显著提升。但对于区块链技术、AI应用伦理和算法的安全性等,缺乏全国性规则和一致性监管方案,尚未建立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体系。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结合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字信任基础设施进行顶层规划。一是将数字信任的构建纳入数字政府治理的范畴,制定我国数字信任体系的远景、目标、领域、指导原则、责任模型和关键能力等,制定数字信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二是统筹规划数字信任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字身份和数据安全合规监管体系。自主突破区块链、AI、隐私计算、量子密码等技术关键点,加强对区块链、AI等技术的安全合规体系建设,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信任创新技术体系。三是积极鼓励试验探索,参与国际标准规范制定。率先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协定的关键点上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数据特区,开展数字身份跨境互操作、数据跨境流通监管等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工作。
第二、关注数字身份互操作挑战,以人为中心构建有序治理的数字身份体系。一是建立一致性的监管和治理规则,针对个人身份信息在数据共享流通中的使用,建立授权、救济、问责机制,保护身份主权,维护国家安全。二是鼓励各地紧扣“一个码”,有序整合分散的身份信息,推动建立以各地城市码为入口的个人数字身份集约化管理和应用机制,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加强以人为中心的隐私和安全设计,将身份控制权归还给用户。三是探索建立数字身份图谱,强化身份风险评估能力,依据数据确权规则,建立身份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强化身份风险评估、研判能力。
第三、强化数据安全合规监管能力,加速数据共享流通信任体系建设。一是环节的安全风险有效评估机制,统一拟定数据安全标准规范,引导数据要素市场参与者基于统一的规则按需建设数据安全防护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的集约化供给,推动身份认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密码、隐私计算等能力的公共服务化,有效降低企业和机构安全防护和管理能力建设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三是加快构建数据流通监管体系,尽快明确数据要素在流通中的权属认定、安全性、合规性、完整性以及可追溯性等方面的要求,建立数据要素确权,存证等规则体系,运用密码学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穿透式、全方位的监管。
延伸阅读:
作者丨徐恒 张依依 卢梦琪 齐旭
编辑丨徐恒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赵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加币兑换人民币汇率2023年9月9日
- 微软发布 Azure Quantum 进展,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 一晚上没「拨」出来,是什么体验?
- 让ChatGPT来起草合同,会发生什么?| 前沿科技
- 最接近奢侈品的手机产品!华为Mate 50 RS 保时捷设计上手体验
- 中国台湾芯片产业简史:虽曰天时,亦在人为
- 澳大利亚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建设论析
- CREAL访谈:将推出光场验光方案,AR眼镜仍是长期目标
- “以少博大”的最优解——“移动堡垒”奔腾T99 | DoNews汽车
- 奈雪“社死”二级市场
- 美国CSIS发布《2030年全球网络: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技术》报告
- 国际知名、最佳 5G 应用,发布中国特供版,居然是三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