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数字服务赋能传统行业精准运营:蜂窝物联网功不可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今天发布专题系列报道第三篇——数字服务赋能传统行业精准运营:蜂窝物联网功不可没。
文 | 赵宇
十余年前的哈尔滨市,每逢长达半年的供暖季,“如何实现‘热平衡’”是业界的攻坚难题。张昊(化名)回忆起儿时的场景不无感叹,整栋楼宇供暖取决于室温最低的居民房,而他家每天需要开窗通风以缓解室温高的尴尬。
在哈尔滨,供暖季为每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供暖周期较长。因此,如何做好按户精准供暖,将决定用户体验的满意度,而数字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以往,供热公司按照片区供暖,受限于每栋楼宇的建筑结构、房屋户型及楼层位置等多方因素,各家室温并不均衡,影响了居民对供暖的实质体验。
除了建筑物因素之外,外在影响还包括日照程度、日照时长、供热管道,以及建筑是否处于风口等。即使在不供暖时,楼宇内各处室温也不一致,每家每户采集的实时温度呈现非线性变化。
几年前,经过多方不懈的实验、论证,最终选择以蜂窝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政府可管、企业可省、百姓可感三大供暖目标,通过数字孪生提升物理社会对供暖的精准感知。
据了解,供暖管网主要分为两张,锅炉到每一个供热节点为一次网,供热节点到千家万户为二次网,而接近用户感知的便是二次网。以NB-IoT为代表的蜂窝物联网,具备低功耗、大连接、广覆盖三大特性,充分满足供暖数字化对规模连接的需求,与一次网方案融合补齐了温度传感与下行指令远程控制的短板。
智慧供暖实现了对千家万户的温度调控,这是传统人工模式难以企及的。通过在每家每户安装室内温度传感器,实时感知室温并上传,然后根据实际室温下达指令,精准控制每个供暖阀门。其中,室内温度采集在窗边距离地面1.2米高处进行,而窗边一般是室内温度最低的区域。
基于人工智能对采集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和分析,勾勒出365天温度变化曲线,可精准调测并优化供暖模型。同时,根据天气预报信息,“智慧大脑”实现了对千万只“小手”的控制,保证了室温满足用户需求,节省了供热企业人力。
业内专家指出,“热平衡”落地将实现按需供热,以往按室内面收取供暖费用,并非最公平合理的方式。实时感知、下达指令、灵活调控,在商业模式上为未来面向不同人群的按需供热和按需购热提供了基础条件。
今年6月,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指出,创新应用在我国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全球最大、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数字服务市场。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到527万亿元,新经济形态创造超过20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打造了与制造业发展阶段相匹配、“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
十年前的2012年6月,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8.3部/百人;十年后的2022年6月,移动电话普及率提升至118.3部/百人。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为1035万座,良好的网络覆盖成为十年来数字服务健康发展的基础,而智慧供暖便是“中国这十年”数字服务的典型缩影之一,其背后是蜂窝物联网作为数字服务底座的有力支撑,让数据流动充满温度,而“物超人”也即将成为2022年的亮点之一。工信部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规模快速接近移动电话用户,两者规模差缩小至2949万户。
回顾蜂窝物联网“数字服务为民”的这十年,从仅面向车载OBD,到向水、气智能表计、烟感、移动支付等场景全面扩展,这期间最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从“4.5G”说起。
2013年,华为提出“4.5G”概念;2014年,发布“4.5G”发展目标以及关键创新技术进展;2015年10月,3GPP将“4.5G”标准命名为LTE-Advanced Pro……自“4.5G”商用之后,蜂窝物联网开始满足低功耗、大连接的服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物联网规模商用的痛点。同时,基于蜂窝物联网络特性,提升了终端在线率;智慧烟感取代传统声光告警,实时守护城市生命线;智能电动车实现防盗远程报警。
2015年,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对于整个移动通信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大规模的物联网需求已经产生,其连接数量将远远超过人与人的连接数量。其实,胡厚崑潜在表达了数据要素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4G商用初期,谈及蜂窝物联网发展,时任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的杨超斌表示:4G时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得到满足,而后4G乃至5G时代,网络发展是以场景为中心,对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流量密度、时延、峰值速率、移动性等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连接的需求也将从人扩展到物。不过,彼时的移动网络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物与物的连接,因此,“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来增强移动网络的能力”。
如今,以NB-IoT、Cat.1/1bis等为代表的国内蜂窝物联网市场,从几年前“风口”初探期进入Gartner曲线平稳发展期,在数亿连接中,逐渐形成了千万级别连接服务于水、气、烟感、电动车等市场,百万级别连接服务于白色家电、路灯、停车、农业、门锁等行业,优化了传统行业的服务流程。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有效形成了以蜂窝物联作为产业抓手,为国内物联网终端、平台、运营,以及场景拓展赢得先决条件,这也被视为5G商用初期行业应用可探索借鉴的标杆。
十年后的今天,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未来十年内,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技术有三类:第一类是RedCap,主要支持中高速率连接,将达几十亿量级;第二类是NB-IoT,主要聚焦低功耗、广覆盖场景,连接数可以达到百亿量级;第三类是Passive IoT,连接可以达到几百亿量级。在5.5G时代,基于这3项技术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支撑起千亿物联网连接。
十年前,“4.5G”还只是概念;十年后,基于“4.5G”的蜂窝物联网已成数字社会的基石,在各大场景中服务于民;5G时代,NB-IoT随着标准演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面向算力时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在《云网融合》一书中指出,日渐增长的数据规模对处理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没有强大的算力,物联网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就会失去关键支撑。因此,未来十年将是算网普及的时代,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赵宇
责编/版式:沈新竹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 点击图片查看二十大系列报道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YashanDB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 英镑兑换人民币汇率2024年1月26日
- 荷兰宣布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出口限制范围扩大
- 【杂谈快报】中移动杨杰:建议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课程从元宇宙等产业入手
- 杨杰展望信息通信业三大趋势:信息能量一体化重塑未来
- 用眼球追踪动态校正VR畸变,看看误差和延迟表现如何
- Microsoft+Unity=3D开发新时代!
- iPhone14有望实现息屏显示;张朝阳回应搜狐全体员工遭遇工资补助诈骗,损失总额少于5万;GitLab 15发布|极客头条
- Omi录屏专家 – 最高 4K、60FPS,可同时录制麦克风和系统声音的录屏工具[macOS]
- 即便缺乏手机厂商支持,华为鸿蒙依然会走下去
- 直播主播的职业生涯还有多久?
- 人身险细分险种测评与选品逻辑研究系列之医疗险 | 亿欧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