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卡脖子”技术应重视战略和策略

业界 作者:全球技术地图 2022-06-15 20:35:50


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日趋复杂,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加之疫情全球蔓延,使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遭遇了芯片断供之类的诸多“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安全。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已成为科技界、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在坚定创新自信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认识到,“卡脖子”问题牵涉领域纷繁、背景成因复杂、形成年深日久,其攻克非一日之功。应高度重视破解问题的战略和策略,采取差异化、多元化的解决思路,从而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


攻克“卡脖子”技术应心怀“国之大者”

确定“卡脖子”技术主攻方向,应立足全球视野,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和角度,对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即“四个面向”的目标方针,在事关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等真问题上,在事关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大问题上,在一旦突破即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价值的实问题上,在已然被“卡”影响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急问题上,真下功夫、下真功夫。同时,应立足科技而不限于科技,从经济、外交等多角度加强综合研判,不应把经过长时间沉淀形成的较为合理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当作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急于攻克,应科学界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优先级,从而合理的配置科技资源,以真正解决最为急切迫切的问题。

攻克“卡脖子”技术切莫浮夸浮躁

近年来,各种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新闻、观点时见网络、报端。一方面反映出科技界和全社会对攻克“卡脖子”技术高度关心关注,一方面也应保持冷静和清醒。文章的发表不能完全等同于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底层技术的突破,与实现成果转化还有较为遥远的距离,不应把技术、产品正常的更新换代通称为突破“卡脖子”瓶颈……夸大其实的宣传报道,有可能干扰决策部门的正确判断,影响国家战略的科学制定和实施。同时,应力戒以个体、分散、低效、重复的科研战役去贯彻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科研战略,应把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任交给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广大科研人员应提高战略站位,铆定已有科研方向、保持科研定力,不可以攻克“卡脖子”之名盲目的跟踪模仿和跟风逐热。


攻克“卡脖子”技术应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合力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无疑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主力军,不仅要发挥其个体的排头兵作用,还要集结形成各种战略科技力量的兵团优势。可通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发挥合力效应提供物理空间、创新要素的硬连接,还可通过以共同创新理念凝聚的柔性学术组织为发挥合力效应提供软连接。应充分发挥柔性学术组织人才济济优势,将各有所属的科技人才、创新资源有序组织起来、充分调动起来,破除行业壁垒、信息壁垒,共享科学装置、科研仪器、行业数据,营造开源创新生态,助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升战略科技力量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开放协同中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瓶颈。同时,应进一步推进柔性学术组织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推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围绕制约“卡脖子”瓶颈的基础原材料、基础软件和核心零部件、核心工艺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加大源头供给,形成“一子落而全盘活”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

攻克“卡脖子”技术应探索多策并举

攻克“卡脖子”技术,从研发能力培育到原理突破、形成产品,再到规模化、产业化转化并成熟推向市场,往往需要数十年磨一剑。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同时,可探索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打开另一扇窗。全球产业链体系历经数十年不断扩展并深度交织,世界各国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可依托部分独创独有技术、领跑科技成果形成反“卡”反制能力,进而形成合作两利、互“卡”两败的战略制衡;可通过前瞻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着力在引领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的重大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上系统布局,吸引有关国家着眼共同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长远战略,积极与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从而放弃一时一隅的“卡脖子”战役;还可通过推动国际科技组织总部或重要分支机构落户中国,推动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深度参与或主动构建国际产业、专业联盟,以影响力和话语权打破技术标准、规则体系上的垄断,进而有利于打破“卡脖子”技术的垄断。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客户端,原作者宋维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技经观察 | 海洋防务装备之美英法俄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

技经观察 | 海洋防务装备之美英法新一代战略核潜艇

技经观察 | 海洋防务装备之主要国家新一代航空母舰

技经观察 | 海洋防务装备之美俄海上无人装备

技经观察 | 小卫星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技经观察丨美对华技术“脱钩”趋势和风险研判

技经观察丨警惕美西方因俄乌冲突对中国实施次级制裁


转自丨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丨宋维嘉

编辑丨郑实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