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助力 BeachBot,致力打造“无污染海岸线”

Edwin Bos 尽情享受田园般的生活:蔚蓝的大海、灿烂的阳光以及和他的两个孩子在 Scheveningen 海滩上玩耍。绵延4.5公里的荷兰海岸,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遍布水生野生动物和长满草的沙丘。
但对于 Bos 来说,所有这些美感都在一个小小的发现中迅速消失了——他4岁的儿子在挖沙子时发现了一支烟头。
“我应该怎么办?”男孩拿着烟头问道。
“太糟糕了!”父亲心想。

事实证明,烟头在污染海洋环境。Bos 立即有了一些想法。首先,需要让海滩游客转变认知,了解到将烟蒂扔在沙滩上会造成海岸线环境污染。其次,Bos 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两年后,Bos 与合作伙伴 MartijnLukaart 共同制造了一款移动式海滩清洁机器,该款清洁机器能识别烟蒂、将其从沙滩中拔出后回收至安全的垃圾箱中。Bos 和 Lukaart 共同创办的 TechTics 咨询公司位于海牙市,该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方案解决社会问题。
该款移动式海滩清洁机器的原型机“BeachBot”(简称“BB”),使用人工智能 (AI) 来学习如何更好地找到那些散落的、甚至被沙子掩埋的烟蒂。在去年9月的世界清洁地球日期间,BeachBot 在 Scheveningen 海滩上完成了第一次演示。下一次演示计划于今年夏天进行。
▲Edwin Bos(左)、 Martijn Lukaart(右) 与 BeachBot 的合影
“多么美丽的海滩啊!”住在 Scheveningen 海滩附近的 Bos 说道。Bos 喜欢在下雨天、微风拂面的时候,在宽敞的 Scheveningen 海滩散步,这会给他一种拥有整片海滩的感觉。
“香烟过滤嘴中内含大量微塑料物质,”Bos 补充道。“糟糕的是,这些有害物质最终会由大自然消化。”
香烟过滤嘴会对自然带来多糟糕的影响?美国政府2月份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水接触到废弃烟头时,过滤嘴会渗出30多种对水生生物产生“剧毒”的化学物质,并会由此带来严重的危险废物问题。其中一些化学物质还与人类的癌症、哮喘、肥胖症、自闭症和低智商有关。
巴西科学家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约有4.5万亿支烟头被随意丢弃。这些纤维碎片可能需要14年的时间才能分解,已成为“海滩上被发现最常见的个人物品”。他们会沿着海岸线,慢慢毒害海龟、鸟类、鱼类、蜗牛及其他海岸线生物。
不幸的是,许多来到 Scheveningen 海滩的游客都对各种垃圾非常熟悉。塑料盖、玻璃瓶、糖果包装纸、棉质香烟过滤嘴会被随意丢弃在海岸沿线。
住在 Scheveningen 海滩附近的金融教育讲师 Oscarde Grave 表示:“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赤脚坐在没有玻璃和烟头的沙滩上。一个干净的海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BeachBot 的夹子准备收集烟蒂(图片由 TechTics 提供。)
这一目标得到了许多当地人的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Bos 和 TechTics 团队创造了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检测算法,该算法专门用于检测烟蒂。他们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合作,生产了依靠人工智能完成工作的 BeachBot。
为了教机器人顺利找到烟头,TechTics 团队必须向海滩漫游车(尤其是人工智能系统)展示数千张以不同形态埋藏在沙子中的烟蒂照片(比如部分被埋起来的烟蒂),帮助 BeachBot 识别并记住相似烟蒂实物。
为收集大量烟头照片,Bos 和团队寻求 Microsoft Trove 的帮助,Trove 是一款通过透明数据市场将 AI 开发人员与照片拍摄者联系起来的应用程序。为实现公平的市场价值,Trove 建立了照片买卖制度,即人们将照片提供给 TechTics 团队后,可相应获得每张图片25美分的报酬。
TechTics 正试图通过 Trove 收集2000张照片。到目前为止,大约已经积累200张可用图片。
微软 Garage 项目 Trove 部门首席项目经理 Christian Liensberger 说道:“该系统会像孩子第一次学习识别物体一样学习识别图片。”
Liensberger 说,Trove 的理念是,人们应该为他们的数据(例如他们发布的照片)付费,而不仅仅是在社交媒体或通信平台上提供这些数据。在该过程中应该是受控且透明的,允许人们查看他们的数据是如何被使用的。
Liensberger 说道:“通过这种透明的处理方式,很多为 Trove 提供照片的用户认为他们是 Trove 团队的一份子,他们为 Trove 团队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是重要的。”
Trove 用户可随时随地提供照片。Trove 可以收集各种数据,目前正在广泛地帮助支持人工智能项目。
Trove 的使命也深深植根于微软对“负责任的人工智能”(ResponsibleAI)的承诺,该承诺旨在通过以人为本,在道德上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BeachBot 团队成员在 Scheveningen 海滩上享受阳光明媚的一天(图片由 TechTics 提供。)
“BeachBot 是由人驱动的”。Liensberger 说道。
“机器人负责所有跑腿工作。它去海滩,它是清洁英雄,”他补充道。“但机器人做清洁时,需要由人为其提供一致的数据输入。否则,它无法处理一些从未遇见的情况。像这样的机器只有在人的帮助下才能工作。”
Bos 认为在 Scheveningen 海滩,清洁海岸线垃圾最高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团队协作。
Bos 说道:“这是我们概念中最有趣的部分——人机交互,公众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在此过程中,当人们拍摄并分享数千张废弃烟头照片时,他们也在提高自身和他人的环保意识,也许会说服其他人从一开始就停止随意丢弃垃圾。
Bos 说道:“我们的机器人,可能不是海岸线环境污染的最终解决方案。因为乱扔垃圾的人类是问题的源头,我们必须确保一起保持海滩的清洁。”
宽约80厘米的 BeachBot 目前已能处理部分工作。在第一次演示中,BeachBot 机器人在30分钟内共拾起10个烟头。BeachBot 上共安装4个充气轮胎和2个机载摄像头,一个向前取景,躲避人和物体。另外一个摄像头向下方取景。
机器人发现过滤嘴时会降低两个夹臂,夹起沙堆中的过滤嘴,丢进机身自带的垃圾箱中,之后,再由人将所有烟头一起扔进垃圾桶。该机器人使用电池供电,目前可持续运行约1小时。
▲BeachBot 机器人在 Scheveningen 海滩寻找烟头(图片由 TechTics 提供。)
TechTics 正在研发两个小型机器人伴侣——“两个小助手”——它们只专注于检测。他们最终将组成三人组通力协作。 小型机器人负责绘制海滩地图。 当他们找到烟头时,他们可以给 BeachBot(或其他海滩清洁车辆,如拖拉机)发送消息,要求移除烟头。
绘制海滩地图的机器人也将依赖通过 Trove 获取的照片来提升人工智能识别能力。
Bos 说道:“我们从烟头开始。这是世界上被乱扔最多的垃圾。未来,我们希望机器人也能检测识别其他垃圾。”他设想未来机器人能自主工作,由太阳能提供动力。
Bos 相信,海滩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有时他也会自带清扫工具去海滩。
闲暇时候,Bos 会带着他的孩子横穿 Scheveningen 沙丘,并拾起沿路发现的垃圾。在一个小时的徒步旅行中,他们可以填满一整个垃圾袋。
闲逛时,他有时会想象那些留下这些垃圾的人,这些人显然认为别人会收拾他们的烂摊子。他梦想着有一天,一群在沙漠中漫游的机器人可以教会这些人更好地照顾他们的星球。
推荐阅读
抢先体验!如何在 Windows 11上运行 Android 应用
精彩活动
-
微软即将大规模推送Win11 25H2:丝滑升级
微软已于9月30日(国内10月1日)正式推出了Win11 25H2系统,很多人可能看到更新了,不过大部分人推送更新还要等等。以往的Win11系统升级中,微软的策略是企业级、消费级用户都会在同一天收到升
-
微软Edge浏览器如何免费上谷歌
今天分享一个免费上谷歌的方法,不细说,看下面就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了,以免又被一些人举报删除,说不定这篇文章也存活不了多久,看到自己自行决定是否尝试吧。在讲解操作之前,先要做一个简单的设置,这里是Wind
-
微软设计团队再次更新Microsoft Office系列组件图标 设计理念为流动性
微软设计团队日前再次更新 Microsoft Office 系列组件的图标,此次更新在 2018 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侧重点为流动性也就是变体和调整颜色,所以视觉冲击上可能没有此前那么大。在官方博客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MWC23观察:卫星通信大热,三大芯片厂商布局
- 占用226MB空间的iOS版微信键盘,你会下载使用吗?
- win11的4大“罪状”曝光:开始菜单首当其冲!
- 又一款小米经典产品退场:不再提供售后服务
- 谷歌正式进入蜂窝无线专网市场 厂商“大逃杀”局面正上演
- 折腾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躺着么?「一次配置,永久使用」
- 了解时序数据库InfluxDB
- 靠众包创建AR地图和VPS,恐怕只有Niantic在行
- 知网被立案调查!网友:希望彻查
- 数字化时代,Azure 成为道明银行集团加深客户关系的“秘密武器”
- 我为“十四五”建言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毁约甩锅中国政府:思科收购Acacia生变,买卖双方各执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