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停止向未成年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网游问题备受外界关注。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李燕表示,强烈建议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建议如下:
将禁止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同样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企业和平台。
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游戏运营商和平台服务商的监察处罚力度,一旦查到,坚决予以退出。
建议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强制成年人用户采用人脸识别登录网络游戏,禁止游戏类产品在网络平台上投放任何形式的宣传广告,强制执行手机、电脑、学习机等终端设备预装家长监控网络管理的软件。
同时,明确禁止售卖对未成年人上网限制的破解软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冲动消费全额退还制度由8岁以下拓宽至18岁以下,从源头堵住网络游戏的付费成瘾机制。
据去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网上玩游戏的比例为62.3%,较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家长自身的上网行为和网络素养也对未成年网民有直接影响。在家长经常玩手机游戏或看短视频的家庭中,未成年人工作日上网2小时以上、节假日上网5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比家长不经常玩手机游戏或看短视频的家庭高5.6和8.5个百分点;还有31.9%的未成年网民使用家长账号玩过游戏。
此外,去年底,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
报告显示,现存未成年游戏用户的家长中,仍有超35%家长允许孩子用自己身份证注册账号,这直接或间接地协助未成年人超时游戏。
除了家长允许外,未成年人也常会通过冒用其他亲戚、朋友等成年人身份注册、使用家长手机给游戏充值的方式来绕过监管。
就种种研究报告来看,家长的监管和自身行为引导才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关键。因此,对于上述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建议,网友均认为,不应该放任自流不加监管,更不应该简单地一刀切一禁了之。
防止游戏沉迷,国家和企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还是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正确引导,不是禁止孩子接触游戏,而是引导、控制上网时间,教会孩子识别不良信息;学校方面也应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他们能够尽快树立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加强自我约束,做好时间管理。而作为成年人也应该反省一下,好好规划娱乐时间,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引导未成年游戏用户。
编辑:崔崔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Apache Parquet Avro格式反序列漏洞
-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2023年9月11日
- 美元兑换人民币2023年5月5日
- 净利润腰斩,股价大跳水,Meta前途未卜
- 颗粒硅规模化量产进入10万吨级,中国光伏行业工艺革命再获突破!
- 世界清洁日 | 与微软电脑管家一起,助力永续 · 守护地球
- 芯智慧、共飞腾 | 统信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适配飞腾E2000平台
- 谁说五一只能露营|5·1观察④
- 微软:.NET 5.0 将于 2022 年 5 月 8 日终止支持
- 行业务实派:如何从0-1解锁数据价值,翼方健数揭秘全栈隐私安全计算技术
- 知乎上市首日破发 收盘下跌10.53%;蔚来称因半导体短缺临时停产5个工作日;快手电商宣布开启直播电商2.0时代
- 数字化时代,Azure 成为道明银行集团加深客户关系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