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东院士谈CPU创新自主:不能“躺平”,但更要避免一哄而上
今日,2022中国算力大会在济南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恩东作了题为《拓长补短,做强算力产业》的主旨报告。
王恩东指出,无论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哪个层面,都能发现计算力与GDP,与行业兴衰,与企业价值存在着密切关系。而计算力的载体,无论是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云数据中心哪种形态,其最终落脚点都是服务器。可以说,服务器是算力基础设施的基本单元。而国内服务器产业发展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服务器整机研发环节,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产业玩家和研发团队,在服务器性能、可靠性、能耗比等方面,我国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在服务器整机制造层面上,PCB、服务器整机的的国内制造能力,在全球都是领先的。在通用服务器领域,浪潮、联想已经进入到全球前五。在AI服务器方面,浪潮、联想、新华三等已经占到了30%以上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服务器基础软件层面,国内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互联网行业,操作系统基本都是自研的,尽管是基于开源社区,但也不存在对国外的依存问题。在政府、通信、金融等方面,国内的操作系统也得到比较好的应用。
在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层面,基本都是基于开源软件来构建,实现了运行系统的自主可控。
在基础软件层面,特别是在数据库产品上,尤其是关键应用中的集中式数据库,国外品牌还占了90%以上。但是行业在改变做法,尽量减少集中数据库的应用,改用分布式数据库来解决问题,已经形成了国内国外基本相当的水平。
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集成电路。服务器芯片,无论是通用处理器还是加速器,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解决问题的难度也非常大,特别是在半导体装备和制造方面。
对此,王恩东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原来的长板还要坚持,要好好发展,要参与全球分工,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来提升整机产业的标准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的水平。第二,还是要夯实基础,要补齐短板,尽快坚持长期投入,强化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的基础产业,尽快补齐基础电路的短板。第三,要加强顶层规划,规范产业发展,不能因为落后不做而“躺平”,但更要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这个问题尤其在CPU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要集中力量打造CPU的技术芯片;打破技术壁垒,不要烟囱林立,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开放化,实现算力建设的分工合作,从而形成开放融合,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算力产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Superfile现代且时尚的终端文件管理器
- 港币对人民币汇率2025年2月5日
- 北斗系统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 统信软件携手山东计算机学会,共筑山东教育信创高质量发展
- 征集!速来投!5G专网优秀解决案例征集活动启动!
- 三大运营商12月运营数据:全网5G套餐用户数逼近11亿
- 【杂谈快报】腾讯今年关闭逾40个项目;李斌再回应蔚来用户数据泄露:公司赔破产也不会妥协
- 资本运作成就“隐形链长”:中国移动正式“入主”启明星辰
- 5G发牌三周年|运营商5G投资高达4772亿:中国移动占比超过66%
- 厨电巨头“敲门”,留给美大们的时间不多了?
- 活跃用户5.28亿的IPv6,如何跨越拐点走向“通车”?
- 微信被上海消保委点名;电竞纳入亚运会正式项目计入奖牌榜;网易云音乐CEO卸任|Do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