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利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强鼎立”
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7.3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3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方面,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7661件,发证5233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累计7.4万件,发证5.7万件。
在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加强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 和6.8%;增速前三位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和医学技术,分别同比增长78.5%、32.3%和27.1%。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正在不断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呈现出“三强鼎立”的态势,三区域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2.4%;成渝地区发展潜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达到27.9%。从创新主体来看,企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3.1%,成为带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同时,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美欧日韩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长38.5%。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步伐,这也对数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葛树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入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增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助力打造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

责编/版式:沈新竹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ONLYOFFICE DocumentServer开源免费office,可以卸掉wps和Office了!
- m3u8d: 不依赖ffmpeg的跨平台m3u8视频下载与格式转换工具
- 澳元兑换人民币汇率2024年3月13日
- 网友用手机3D扫描保存房间被热议,回忆终于能具象化了
- 颗粒硅规模化量产进入10万吨级,中国光伏行业工艺革命再获突破!
- Intel、AMD CPU中发现新漏洞!黑客可通过“Hertzbleed”攻击窃取加密密钥
- Android 13正式发布,这8款国产机型首批尝鲜!
- 80后清北夫妻淘宝卖女装,收获了一个IPO
- 【杂谈快报】三星智能手机业务战略大调整,专注折叠手机,应对小米等冲击
- 电信和联通“合”起来,能否超越中国移动?
- 爱立信2020年财报:净销售额2324亿瑞典克朗 净利同比劲增超8倍
- 手机版鸿蒙来了,明年我们还可以期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