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怎么就被当成了现代“通假”?
如今,像“神马都是浮云”、“I服了U”一类的网络用语已经鲜少为人使用,成为了时代的眼泪。现在的网络用语充满了看不懂的缩写、复杂的双语混搭、莫名其妙的谐音梗,还有千言万语皆可替代的绝绝子和无语子……
古有诗人借字一用,网络热词就堪称现代版的“通假”;如今的网络居民有上百种表达方法,但就是不能“好好说话”。
图片源自网络
越来越晦涩的网络热词早已在我和现代网友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屏障,最让笔者感到无语的网络用语当属“河南拔智齿”和“蚌埠住了”,本以为是指地方性的新闻事件,经网友解释才发现是“很难不支持”和“绷不住了”。本以为自己没有什么上网障碍,却总要花半天才能理解一些网络话术,深感自己已是体力不支被互联网浪潮打翻在地的前浪。
网络用语轻松幽默、更新速度极快,受到一众网友们的追捧。使用固定的网络用语,还能获得同类人的认同,更容易融入“圈子”中。但对于部分青少年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阶段没能养成规范的汉语基础,过度使用网络用语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语言学习,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甚至一些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网络用语使用到了工作中等严肃的场合,没能把握好使用网络语言的度和场景。
三句话不离一个“梗”,普通的语言却越来越贫乏。由于过度依赖网络用语,不少人都曾遇到心中所想难以付诸实际表达的情况,看似风趣幽默但大众的语言表达却愈加同质化,失去了思考和生产新鲜文字的能力。
豆瓣甚至出现了一个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求助帖,网友们致力于寻找替代各种网络用语的规范词汇,或是学习更加生动的文字描写手法,以及如何用具象化的语言表达观点。
比如一个“绝绝子”,你可以用“一骑绝尘”、“超凡脱俗”、“美妙绝伦”、“叹为观止”、“空前绝后”等无数的成语来替代;你可以说“无法自拔地”、“无可救药地”、“不由自主地”、“义无反顾地”而不是干巴巴地一句“狠狠地”。
图片源自网络
网络语言本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或风趣幽默或彰显个性,它的出现自然有其道理,在此我们并非要将网络用语赶尽杀绝,只是不愿看到现代人的语言逐渐匮乏到表达溢美之词却张嘴只吐出一个“绝绝子”,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学会适度使用网络语言,学会如何应用逻辑与文字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编辑:曾于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欧元人民币汇率2023年11月7日
-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2023年9月24日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2023年9月21日
- 硅片现货价格三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 联合国发布《2022-2025年数字战略》,建设包容、可持续的数字社会
- 终于,苹果开放个人维修,网友却担忧了
- 1分钟看懂 iOS 15.1到底更新了啥?
- 杨元庆称联想肯定不造车;东鹏饮料A股主板上市;盒马将启用新型智慧价签,可显示商品上架时间 | Do 晚报
- 河北工信厅副厅长徐科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 布鲁金斯学会提出重建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OTA)
- 汽车、iPhone、Xbox/PS、摄像头……愈演愈烈的“缺芯潮”
- 【周末荐书】慢教授:做一只奔跑的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