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背后:谁在狂欢,谁在暗自反扑
撰文 | 赵哲峰
编辑 | 杨博丞
广州车展在万众瞩目中如期而至。「DoNews汽车」也受邀参加了这一场汽车盛宴,与成都车展不同,广州车展中所参与的主机厂商更为全面,展出的车型或生态也更加高端。
在车展开幕后的几天中,铺天盖地的新车资讯迎面而来,甚是热闹。从声量来看,广州车展中的中国品牌(包括传统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明显超过了合资品牌。
无论是新车的受关注程度,还是新技术的抢眼程度,前者都占据压倒性优势。车展,仿佛也成了中国品牌们的一场集体狂欢,但在这场狂欢的背后,还有哪些更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呢?
纯电、混动都很“能打”
中国品牌这次之所以声量巨大,主要还是在于其新能源产品的亮眼表现。踩上汽车“新四化”的时代红利,中国品牌们犹如一个个迅速崛起的超新星,把合资阵营的“老家伙们”打得节节败退。
据统计,本次车展共有超130款首发/上市新车。其中,中国品牌贡献了56款。虽然总数依旧不及合资品牌,但在新能源方面,中国品牌这次共带来了28款新车,而合资/进口品牌则只有15款,前者几乎是后者的2倍。
而且从技术水平上来说,中国品新能源车也更具看点。当大部分合资品牌依旧处于“油改电”阶段时,中国品牌们早已全面转向纯电平台了,其中最领先的车企甚至已经实现纯电平台的迭代了,例如比亚迪e平台,目前已发展到3.0版本。
而在本次广州车展,也有多家中国车企发布全新的纯电平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鹏的全新一代电动平台。该平台包括了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XPower 3.0动力系统、高性能底盘等最新技术,在智能驾驶、续航、充放电效率等方面都达到了当今的顶尖水平。例如小鹏G9上的Xpilot 4.0辅助驾驶系统以及480kW超快充,就是基于该平台实现的。
另外,一向喜欢走大胆激进技术风格的广汽新能源,这次也发布了全新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X-Soul。相比广汽上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新架构的算力提升50倍,数据传输速率提升10倍,线束缩短约40%,控制器减少约20个,为车辆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技术提供了基础。
而今年新势力品牌中的“黑马”——哪吒汽车,也发布了全栈自研的山海平台。通过与360的深度合作,山海平台主打数据安全。同时,该平台也具备高拓展性(覆盖A-C级车)和高兼容性(纯电/增程式均可,前驱/后驱/四驱均可)等能力,可大大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并摊薄成本。
但反观这次车展上的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大部分依旧让人提不起兴趣。例如北京奔驰一口气上市了2款纯电动车——EQA和EQB。没有任何惊喜,都快2022年了还在用“油改电”平台,而且连外观内饰都懒得好好改一下,难免让人怀疑又是试水之作。
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是36.58万元和43.78万元,当看到这个售价,隔壁凯迪拉克LYRIQ简直要笑出声了,甚至有网友调侃道“奔驰果然不坑穷人”。不出意外,奔驰这2款车的销量将继续被特斯拉和中国品牌们按在地上摩擦。毕竟在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百年品牌故事带不来什么溢价。
另一个德系豪华品牌奥迪,这次也带来了两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分别是一汽-大众奥迪Q4 e-tron和上汽奥迪Q5 e-tron。相比奔驰,奥迪这次的电动车还算有诚意的,最起码是基于MEB纯电平台研发的,整车品质更有保障。但除此之外,这两款车在设计和技术方面也并无太多亮点,在如今这么内卷的竞争环境中很难脱颖而出。而且由于Q5 e-tron后轮依旧在用鼓式刹车,其“换壳大众ID.6”的形象就进一步被强化了。
不仅是纯电,在混动技术方面,中国品牌们现在也非常强势。根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计划至2035年,国内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一半。同时,汽车产业计划在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为了尽早完成目标,近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纯电技术的同时,混动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在过去,混动市场基本是日系的天下,无论是丰田的THS,还是本田的i-mmd,都有不错的市场口碑和庞大的用户基数。但从今年比亚迪DM-i大热后,中国品牌在混动技术上集体爆发了。奇瑞、吉利、长安、长城先后发布了最新的混动系统。
在本次广州车展中,我们看到了WEY拿铁DHT、比亚迪宋Pro DM-i、星越L雷神版等混动新车。
相比丰田THS的行星齿轮结构和本田i-mmd的单速变速箱,大部分中国品牌通过多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的应用,在车辆动力、油耗、工作模式灵活性(并联工况区间大幅宽于日系混动)等方面全面赶超日系混动。
另一种路线就是比亚迪的DM-i,其没有采用DHT变速箱,而是使用了与本田类似的机电耦合单元,但由于其从发动机、发电机到驱动电机乃至电池,都是自主研发,所以做到了更高的整合效率,并使车辆成本降低到与同级别纯燃油车接近的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品牌混动技术的全面爆发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3-5年我国混动车型销量占比将持续提升。目前来看,无论是纯电技术路线,还是混动技术路线,中国品牌均已跑在了前面。
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合资品牌或者豪华品牌的燃油车,真的不太受关注了。随便说几个新车,全新一代雷克萨斯NX、全新一代英菲尼迪QX60、新款奥德赛、新款速腾、福特EVOS、林肯等,这些车如果放在往年车展,声量不会太小。但这次,他们都被电动车们巨大的声势给淹没了。或许用不了几年,这些“old school”就会被Z世代的年轻人们当做老古董一样看待。
车展现场变“卷王争霸赛”
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或者隐忧。现在的中国车企,似乎都很信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例如,先不管自动驾驶算法是否已经成熟,激光雷达要有,超高算力芯片也得有,全车上下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更是多到数不清。这些车企们似乎不管补能体系何时能搭建完善,但“充电5分钟,续航200km”的卖点得先放出来。
几年前,车用激光雷达还是个新鲜物种,售价动辄几十万一个,印象中是百万级豪车才有,而最近一两年,陆续有一些平民化车型搭载激光雷达,例如20万元左右的WEY摩卡。今年下半年开始,凡是定位稍微高端一点的新电动车,激光雷达都快成为标配了。这次的广州车展,包括威马M7、阿维塔11、AION LX PLUS、飞凡R7等车型在内的10余款电动车,都用上了激光雷达。
不可否认,随着OTA技术的出现,“硬件冗余”的思路没问题的。但现状是,大家的硬件储备似乎有些过剩了。
自动驾驶算法的推进目前仍面临不小的瓶颈,谁也说不准L4级自动驾驶何时才能真正落地,但软件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硬件,现在就把一堆可能根本用不上的激光雷达装上去,最后还是要消费者为其买单。
要知道,特斯拉靠纯视觉路线就已经在辅助驾驶领域非常强势,而且在成本控制方面也独步天下。万一哪天马斯克反悔开始用激光雷达了,我们似乎也没什么优势了。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几年电动车都在“续航”这个指标上使劲内卷,几年过后,我们却发现电动车的续航将要赶燃油车了,600km很常见,700km也不太新鲜。
于是现在,大家又开始在充电环节发生内卷。今年早些时候,广汽埃安发布了超级快充体系,包括超倍速电池和480kW超充桩。此后,超快充成为一种风潮,类似于“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充电5分钟,续航200km”这样的宣传标语更是层出不穷。
这次车展,小鹏是新势力三巨头中唯一有大动作的。除了新的logo和电子电器架构,它们还带来了全新中大型SUV——小鹏G9,也是一款宣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的新车。另外,首次亮相的新品牌轻橙时代,其首款车型轻橙VC也号称“充电8分钟,续航200km”。
这听起来确实很美好,当电动车最后的焦虑被突破,燃油车就可以彻底退出了。但冷静去看,在补能体系没有完善之前,这些数据并不具备太大现实意义。
根据广汽埃安的规划,其将在2025年建设2000座超充站。听起来很多,那么广汽埃安目前的销量是多少呢?今年1-10月,其累计销量是90,826辆,今年突破10万辆已经基本定格,未来几年大概率还会保持高速增长。照这个速度来看,到了2025年,那2000座超充站似乎真的不太够用。
而且,按照电动车普遍的换车周期,如果现在就去买一台支持超快充的车型,就届时超充桩真的普及了,电池性能也衰减得差不多了,离换车也就不远了。相当于车主在整个用车周期内,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超快充带来的便利,反而为此付出了高昂的购车成本。
激光雷达也好,超快充电也罢,到底是能真正提升用车体验,还是作为宣传的噱头,亦或只是为了吸引一波资本的关注,还有待观察。而作为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的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这场“卷王争霸赛”,并将期待值调整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否则,未来可能会失望。
合资品牌的反扑
尽管在新能源赛道中,中国品牌整体非常强势,目前来看似乎也只有特斯拉能与之一战。但在本次的广州车展,我们还是能看到个别合资车企展现出了一定的威胁。
目前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基本可以按3个“档次”进行划分。最没诚意的,就是奔驰EQA/EQB这种“油改电”车型;比它们稍微好一些的,就是奥迪Q5 e-tron这种基于纯电平台,但也没有太大亮点的车型;而真正具备威胁的,则是那种基于纯电平台打造,整体产品力还十分强劲的车型。
首当其冲的,凯迪拉克LYRIQ,就是刚才我们说跟奔驰EQB售价差不多的那台车。为什么说它听到奔驰EQB的售价会笑出声呢?
首先,相比于奔驰EQB的“油改电”,凯迪拉克LYRIQ是基于通用奥特能纯电平台研发,并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无线电池管理技术,减少了90%的线束,无论是底盘强度、成本控制、电池容量还是安全性(纯电平台是电池底盘一体式设计,而“油改电”是将电池挂在底盘下方),都比“油改电”强了太多。而这些优势,最终也让其产品力对BBA同级对手形成了绝对碾压。
例如同样是CLTC(工信部认定的国标测试规程)工况,奔驰EQB的续航只有512km,而凯迪拉克LYRIQ则达到了650km。而且,凯迪拉克LYRIQ是一款中大型SUV,奔驰EQB仅仅是紧凑型SUV,车型定位相差了整整2个级别,车身长度也相差将近40cm。
更别说,凯迪拉克LYRIQ还有极其科幻的外观、行业天花板级别的9K曲面中控屏、增强型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无数个精美的内饰细节,随便哪一样拿出来都能吊打奔驰EQB。
在产品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奔驰EQB竟然敢卖同样的价格,可见这个品牌的偶像包袱有多重。相比之下,凯迪拉克明显对当下局势看得清楚多了。
上周凯迪拉克LYRIQ预售价一出,外界反应几乎是一致好评。在凯迪拉克LYRIQ媒体群里,开启预售当晚就有三位媒体人晒出了订单截图,这种情况是前所未见的。而且在凯迪拉克的官方公告中,LYRIQ开启预售1小时,订单量就突破了1000台,来势之凶猛,可见一斑。
毫无疑问,凯迪拉克LYRIQ的出现,表明通用集团是有备而来,并且具备跟特斯拉及中国品牌正面交锋的实力。可想而知,随着奥特能平台产品的全面铺开,其也将成为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另外,例如宝马、丰田、本田甚至斯巴鲁等品牌,也在本次车展中带来了基于纯电平台的新车,只是产品力相对比较平淡,就不一一赘述了。但要注意的是,这其实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尽管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先发优势正在慢慢被缩小。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大众ID系列今年3月才开始在国内销售,半年后的9月份,月销量就突破了万辆大关,10月份更是达到1.2万辆。而它们明年的目标,是年销16-22万辆。
从第一款车上市到月销破万,这个过程新势力品牌通常要用3年以上,而大众ID.系列只用了半年。凭借MEB平台极强的可拓展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它们能以极高的密度投放新产品,非常有后劲儿。类似的情况,在未来几年还会不断上演,中国品牌要有危机意识。
五年后又会怎样?
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五年的时间足以重构一个行业的格局。
当我们回看五年前,燃油车还处在巅峰期,那时的电动车只是部分限购城市消费者用来解决刚需的“工具”之一,而五年后,“智能电动车”已然成为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新物种”,甚至在部分限牌城市,新能源牌照的租金已经上涨了1倍之多。
在这五年里,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新能源车的稳步增加,更看到了中国新能源品牌们的弯道超车,从合资车力压国产车的局面转变成国产车力压合资车的格局。
毕竟在五年前合资品牌的天下里,中国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市场苦苦搏杀,喊了几年的品牌向上却迟迟无法兑现。而五年后,当“新四化”成为汽车行业新风口,中国品牌们终于吹响了冲锋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一个新时代来临了。那么,下一个五年,它又会如何变化?
往期推荐
扫码关注
「创新无边界」是我们的slogan,我们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追踪与探索,更要向未来、向未知的方向大胆迈进。因此,「打造行业新标杆、解读商业新动向」是我们秉持的方向之一。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