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普,千万别错过这个内容创作风口
撰文 | 伊一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根据《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近一年高频消费中视频的用户达6.05亿,网民渗透率64%,即每5个网民中就有3个用户高频消费中视频。
用户的求知欲影响创作者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索取的诉求正在不断提升,并且伴随着视频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利用互联网视频进行学习。在信息获取的诉求下,中视频成为用户新的观看需求。
所谓“中视频”,指的是时长为1分钟至30分钟的视频内容,其特点是视频呈现方式绝大部分是横屏,相比于短视频可以模板化快速复制,中视频领域的PGC(专业生产内容)部分占比更高,需要创作者投入更多精力专门制作。
西瓜总裁任利锋曾公开表示,中国用户每天观看中视频的总时长已超过短视频时长的一半,且是长视频时长的两倍,这一数据仍然在快速增长。
物理老师李永乐自2017年在网络上发布第一条视频开始,他的观众就不再只是高中生。5年的时间里,李永乐在西瓜视频上坐拥了1315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 2000 万次。
在他的科普视频里,话题紧贴热点。《我不是药神》上映时,李永乐从药理作用到仿制药的生产标准讲解格列卫为什么这么贵;网络流行“立扫帚挑战时”,李永乐开始现场演算,讲解地球引力是否真的会变化;新冠疫情爆发时,他开始科普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致命。
从 40 米大砍刀下逃跑需要几秒时间、股市中的散户为什么容易亏损、在北京摇号和上清华哪个更难……这些话题在李永乐老师的视频里都是数学物理问题。
他并不是个案。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在做“简单科普”工作而上热搜,他14岁就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被不少人称为“天才少年”。但现在,他以一个知识类视频创作者的身份,在西瓜视频上,有着超过300万的粉丝。
2015年3月,中科大实现了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类似电影《星际迷航》里的传送术,读者们听起来不明觉厉,媒体报道因为专业度的问题,也解释不清楚。袁岚峰采访了身边的同事,查阅了无数资料后,发出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瞬间引爆了全网。
2018年,“科技袁人”账号正式在西瓜视频上线运营,几年间,袁岚峰也在研究员的身份之外,多了一个知识视频科普者的标签。他说,“整个科学事业,科研和科普两件事情都重要。有的人去向前推进,获取新的知识,那么就有人去把新的知识传播开来,把科学的价值观传播开来,然后吸引更多人来支持并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
中视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视频的出现,恰恰给这群创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内容载体和传播渠道。对于知识专业型内容创作者来说,无疑释放了一个更大的知识创作红利的信号。
但这些专家、知识型创作者来说,其在知识上的积累、内容输出是长项,视频剪辑、视频时代内容节奏的把握、账号运营等具体落地层面,却缺乏一定的专业度。对于商业变现和广告收入,更是不在他们此前所熟悉的范围内。
各大内容平台似乎也已注意到这个趋势,去年起,西瓜视频、抖音、B站、百度、腾讯等平台纷纷开始发力中视频,鼓励知识创作。
6月7日,西瓜视频再度联合抖音发起中视频伙伴计划,通过西瓜创作平台、西瓜视频App、抖音中西瓜视频小程序发布的1分钟以上原创横屏视频,可享受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的创作收益。此项计划发布后,平台分成为视频本身付费,不需要作者考虑其他变现形式。让内容创作者专注于做好内容,给好内容以相应回报。
这也是抖音首次公开宣布流量分成计划,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此外,该计划还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创作工具和运营支持。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表示,中视频时长更长,信息密度更高。在生产成本和内容制作上,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视频创作者需要更多支持——便捷的创作工具、好的创作环境以及更高的经济回报。
如白岩松所说,随着5G和用户视频消费需求的培养,中视频将更有利于更密集信息量、更带有创作者思维表达的优质内容产出,成为新的内容消费趋势。
平台的扶持政策,也会让知识类创作者的科普之路,开始的更顺利一些。平台从专业制作和流量扶持方面给予了内容创作者双重保障,而创作者只需要发挥自己所擅长的。
签约西瓜视频后,李永乐身上的担子一下轻了很多。在内容运营和制作上,西瓜视频给了李永乐专业的团队支持,从抓热点找选题到做字幕、后期剪辑,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让李永乐解放了创作力,在教学工作之余有更多的精力打磨自己的视频,保证产出的频率和质量。
知识类创作者需抓住中视频红利
2020年的中视频格局以年初巫师财经、半佛仙人、罗翔说刑法等知识型UP主在网络上快速涨粉,以西瓜视频、B站为代表的中视频在默默的占领用户心智,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知识的学习型用户。
知识类视频也与中长视频调性符合。相比于短视频来说,中视频展现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内容更重,和用户之间的连接也更久。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展示账号的独特魅力,与粉丝建立信任感,提升用户粘性,也就更容易打造创作者的IP。
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50.9%的受访者认可中视频,认为其将有助于拓展新的创作手法;37.5%受访者认为中视频将有助于拓展新商业模式,33.3%受访者认为中视频是长短视频在现阶段的一个发展产物,不会推动行业产生重要改变。
一位行业从业者也曾指出,从目前国内来看,视频播放平均时长在七分钟到十几分钟的中等时长视频,即 YouTube 模式,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很低,全行业 DAU 才在 1 亿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市场增长空间,而平台在中视频上的投入,无疑也给中视频创作者创造了蓝海。
从西瓜视频入驻的创作者来看,有一些知识类创作者已经正在享受这波中视频浪潮带来的创作红利。
“抛弃所有,过想要的生活——这是疯子的壮举,我真希望做疯子。”“曳尾菌 ”的运营者周晴烽曾在网上这样回复网友。
这个1991年出生的姑娘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曾在上海一家药研所中做着让自己迷茫的工作。她热爱自然,喜欢各种菌类,但同事们也完全不懂周晴烽的这些爱好。有一次她在小花园里四处“探索”时,就意外发现了藏匿在草里的黏菌——鳞钙皮菌。那天晚上,她在院子里蹲了很久,痴痴地观察鳞钙皮菌,并把它们用镜头记录下来。
2019年,她有了机会在西瓜视频上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爱好。专注于菌物拍摄的创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但在西瓜视频上,愿意听她讲各种菌类生长过程中冷知识的人有50余万。当作品在网上红起来之后,周晴烽发现这份爱好完全可以带来收入,于是,她辞职开始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今年3月,周晴烽的菌类植物个人首展已经在南京开幕。
90后医生罗骁,他的研究领域是阿尔茨海默病,同样也是西瓜视频的一位知识创作者。
罗骁为了让更多老年人群体记住他,给自己的账号取名罗夕夕。他是浙大/新加坡国大联培医学博士,浙大附院主治医生。
2013年,罗夕夕硕博连读时期选择"阿尔茨海默症"作为研究方向,8年来接触过800多位患者和家庭。目前阿尔茨海默症无治愈措施,只能改善和延缓病情,中国有1000万病人,但国内中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却不了解。罗夕夕决定专注于医疗科普和专业知识分享,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罗夕夕寸头,白白净净的娃娃脸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 31岁了还像个大学生。他穿着却很老派——格子衫、Polo衫、西装、深色夹克,黑白灰几个素色来回穿。他是最了解老年人喜好的90后。
“我的粉丝有很多都快60、70岁了,还有80岁的。老人家打字不容易,他们很天真,真的希望你和他们讲话。”罗夕夕觉得,自己被许多老年人喜欢,和对待老年网友的态度与别人不同有关。他很重视老年网友的意见,并坚决贯彻执行。
罗夕夕录制10多期视频,付出很快有了反馈,平均一条有几万次点击观看。“哪些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播放量有近40万,还涌入1700条患者家属留言。“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老年痴呆?”也有近10万人看。
除了普及疾病基本知识,他还在视频中介绍过,“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都在忙什么?”他希望广大病人和家属了解更多前沿信息,对未来抱有希望。
比起泛娱乐的内容,知识类视频本身就很有魅力,它的生命力更加长久,能够带来更多的长尾效应,能够吸引的用户,也多是对优质内容的重度消费者。
如今,中视频已经成为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们争相进入的赛道。西瓜视频、抖音等内容平台的大力投入,给知识类创作者们也创造了新的风口机遇。可以预料的是,伴随着用户不断挑剔的眼光不断摸索,创作者们在中视频领域努力破圈,更多寓教于乐的中视频将出现在各大视频平台上,为用户们构建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扫码关注
「创新无边界」是我们的slogan,我们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追踪与探索,更要向未来、向未知的方向大胆迈进。因此,「打造行业新标杆、解读商业新动向」是我们秉持的方向之一。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